我们坚持积极主动开放的原则,既注重在竞争中加强借鉴与合作,同时对一些敏感产业和领域设置了过渡期和(或)例外条款,为国内产业提供了适度的缓冲空间。
美国现在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,只要做空中国,使中国经济失血,那么对美元的需求就会激增,就开始需要美 元了。就像股市里的输家,赔得少的时候,总觉得能涨回去,导致最后越赔越多,不可收拾。
反制对策,舆论领航长短痛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,愿意相信自己想趋向性的东西,存在侥幸心理。经过一系 列的连锁反应之后,美国达到了自身的战略目的。十几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,普遍的看法是因泰国经济崩盘引起,其实查查泰国企业的背后就会发现,日本是泰国最大的投资国,也是泰国最大的债权国,泰国企业基本上倚靠日元贷 款而获得发展。在就业上也出现了一个怪现象——很多博士生找不到工作,另一面则是 民工荒,为什么?因为我们大多数产业工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打工仔,给世界打工需要很多低端工人,所以出现民工荒。但苏州的现象不是个别的,而是具有代表性的现象。
美国现在的目的是要让国际社会不排斥美元、继续持有美元,所有别国的危机,都会成为它可以利用的时机,包括欧洲的债务危机、IMF危机,等等。其得失见仁见智,但中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工业体系、产 业体系,而不能满足于世界工厂的角色。而且,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。
甚至倒打一把,说民主投票不好,既不能反映代价,亦不能刺激生产。我们知道,写一篇有创意的经济学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因此,经济学家要考虑的不能仅仅是经济效益,还要考虑社会效益。[11]《统计局称去年全国房价涨1.5% 惹95%网友质疑》,网易房产频道,2010-02-25。
这些代价,姑且不说贪污腐败、两极分化、道德沦丧、冤情遍地、诚信危机等社会代价,仅仅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够让人触目惊心。事实上,把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生搬硬套,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,是经济学殖民化、庸俗化、去政治化的重要表现,包藏了御用文人的险恶用心,是一个很大的误区。
更何况,中国是否发生了经济奇迹呢?一个简单的事实是,日本战后在一片废墟之上,只用了30年的时间,就成为发达国家。而在西方的经济学模型当中,是不讨论这个问题的,也无法做定量分析,属于政治经济学的问题。[5]国土大半遭受重金属污染,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到污染并流入市场。比如美国经济学家科斯,一生只有两篇主要论文,在中国可能连教授都评不上。
教育产业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浩劫,不仅导致学历泛滥、大学教育质量急剧下降,而且剥夺了贫寒子弟的上学机会。目无法律和正义,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。中国的纳税五百强企业,前面六十家企业大都是石化工业。但是他们对于发展的代价一般是只字不提,或者是轻描淡写。
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学界存在着严重的殖民化倾向。[1]杰出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坦言:中国所有的经济问题说到底都是政治问题。
若是研究的对象不符合理论前提条件,那就根本不能使用。[12]《郎咸平沈阳演讲》,铁血网,2011-11-10。
比如,早在2001年,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基就曾对中国官方公布的GDP增长率发出质疑。很多过去从不缺水的城市普遍缺水,不得不开始使用无法恢复的、且只能供8~10年使用的深层岩水。真是拿丧事当喜事办的典型。其实,对中国经济学界来说,当务之急不是去赶超西方的研究水平。通过这个体制,越来越大量的把中国的环境资源和国民健康,转化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廉价商品,和权贵集团自身的一夜暴富。有的所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,跟中国的事情毫无关联。
[2]《香港教授: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》,《中华工商时报》2005-10-26。而且别人也不容易挑毛病,是偷懒的好办法。
[8]《凤凰周刊》封面故事:中国百处致癌危地。1979年以后,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。
不是用于人民的福利,不去发展中国的经济,而是给腐败的金融系统、国有企业填窟窿,去拼命讨好外国的政府和外国的老百姓。最后是中国数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。
这些文章基本上不关心经济的具体问题,不关心民间疾苦,不探讨社会不公,不顾及国计民生,在冷冰冰的数字里转圈。[12]以如此不靠谱的统计数据做各种数理经济研究,得出的结果也只有天晓得了。3、只说发展的成就,不说发展的代价中国主流经济学界,一直宣称中国发生了经济奇迹,而且大言不惭的说他们这些人还做出了很大贡献。因此,面对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对于腐败如此的冷漠和纵容态度,难怪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会说,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。
[4]秦朔:《GDP先生的讲述》,《南风窗》2003年第23期(上)。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几乎被环境污染完全抵消。
由于中国地大人多,多年下来,数量也相当惊人。某人说堵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,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,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。
但是近年来,经济学的声誉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质疑。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半殖民半封建经济状态。
有的则是歌功颂德,用一大堆数据说明某项政策的正确性。首先,西方经济学模型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。但是没有付出高度腐败和环境污染的代价。有的是故弄玄虚,本来很简单的常识问题,却使用一连串的数学公式推导。
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料中,1986年以后才有数据可查。而数学模型对此无能为力。
比如有人说,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,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。其次,经济学模型地运用要以准确的统计数据为依据。
付出的代价已经难以估量,但是人均产值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。中国号称高速发展30年,但是到现在也还是发展中国家。